項目背景
目前香港並沒有對不同社會融合政策的公眾支持度作全面及定期探討,以至無法確定公眾對這些政策的接受程度,以及心理和個人特質如何影響他們對政策的觀感。
為此,香港浸會大學(浸大)領導的研究團隊制訂了香港社會融合指數,作為了解公眾對於針對邊緣群體的社會融合政策的意見調查工具。這項指數能協助決策者追蹤相關政策的公眾支持度,並評估其成效。
社會融合的政策調查工具
5個邊緣群體
25項社會融合政策
7級評分系統
在制訂指數時,研究團隊選定五個主要的邊緣群體,包括長者、少數族裔、殘疾人士、內地新移民,以及性小眾。
團隊選擇了總共25項社會融合政策,每個邊緣群體均包含五項相關政策
受訪者根據一個分數由1至7的評分系統,就這25項政策措施作出評價,1分表示最強烈反對,7分表示最強烈支持,4分則代表中立。
研究團隊在2022年底根據這項社會融合指數,進行了一項電話調查,共有約1,000名受訪者接受訪問。
分析結果(一):
不同種類的邊緣人士的融合政策均有差異
調查發現,與長者及殘疾人士相關的政策錄得最高的支持度,平均分數分別為6.2及6.1。其次是針對少數族裔的政策,平均分數為5.2。而支持內地新移民及性小眾的政策所獲得的支持則相對較弱,平均分數分別為4.9及4.7。
三項最受歡迎的社會融合政策分別為俗稱「二元優惠計劃」的政府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分數6.5 )、安排上門探訪有需要長者(分數6.5),以及要求學校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提供支援(分數6.4)。
另一方面,調查發現賦予邊緣群體實際權利,或提升他們在社區上地位的政策受歡迎程度較低,例如允許難民在港工作,以及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分數只有4分或以下,顯示公眾對這些政策的支持度較低,甚至持反對態度。
分析結果(二):
女性對社會融合政策的支持度相對地高
原因
女性不僅比男性對社會融合表現出更强烈的支持,而且在支持方面也更加一致,支持度的變化較少。此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
社會化:從年輕的時候起,社會就會為性別定下角色及期望,而社會會鼓勵女性培養同情心及合作意識,女性因而更接受社會融合。
-
文化規範:一些本地文化可能會更重視同情心及人際關係,這可能會導致女性對社會融合有更高的支持度。
-
男女權益: 歷史上,男性擁有更多的特權,這種權力可能導致男性較難理解邊緣群體所面臨的挑戰,從而對社會融合的支持相對較低。
-
個人經歷: 被歧視或被邊緣化的個人經歷可以塑造個人的價值觀,而該等人士亦會更支持社會融合。女性可能有更高的機率經歷某些形式的歧視,因而擁有更多的同情心及對社會融合的支持。
-
情商差異:女性往往具有更高的情商,其中包括理解和同情他人情緒的能力。這種情商可能會增強她們對邊緣人士所面臨的挑戰的認識,並推動她們提供幫助的意願。
普遍支持度較高
女性比男性對社會融合表現出更强烈的支持,尤其對一些與殘疾人士及長者相關的政策,其支持度明顯地較男性更高
分析結果(三):
高齡組別更支持「兩蚊搭車優惠」措施
高齡組別更支持「兩蚊搭車優惠計劃」
由於長者是「兩蚊搭車優惠」的其中一個主要受惠對象,因此絕大部份高齡組別受訪者會支持該措施,且支持力度相較其他年齡組合較高。
在60歲或以上的受訪者中,幾乎近十成的受訪者支持措施,比起60歲以下的受訪組別高出一成左右。而60歲或以上的受訪者中更有近九成的受訪者表示強烈支持。
收入水平反映支持差異
若受訪者收入水平越高,則會對「兩蚊搭車優惠」的支持度下降。
在兩個最低收入組別(每月個人收入$10,000或以下的組別及每月個人收入$10,001-30,000)中,超過九成半的受訪者均支持措施。
其後,另外兩個收入組別(每月個人收入$30,001-50,000 及 每月個人收入$50,001-70,000)中,仍有超過九成但少於九成半的受訪者支持措施。
然而,最高收入組別(每月個人收入$70,001或以上) 中只有近八成半的受訪者支持措施。
研究團隊
香港社會融合指數由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李肇祐博士領導的團隊制訂,團隊成員尚包括香港教育大學的伍鳳嫦博士及肖漢宇博士。研究項目獲香港特區政府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的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資助。